“訾洲烟雨”,由象鼻山、塔山、穿山组成的“三山远眺”一景。
今日象鼻山风光。
伏波山旧影。
伏波山新貌。
老明信片中的“壶山赤霞”。骆驼峰古名“壶山”。古人曾广植桃树于此,桃花盛开之际,壶山四野,宛若一片赤霞。
骆驼峰新貌。
桂林红豆网讯 (记者 刘豫)明信片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自清代末年开始,中国邮政及其他出版机构就曾发行过不少以风光摄影作品为主题的明信片。照片上的摄影作品,真实再现了祖国的秀美河山。近日,一套民国时期发行,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印制的桂林风景摄影题材老明信片在网上热传。
根据网上资料显示,这套名称为《中国风景·桂林》的明信片用摄影作品照片制版,单色印刷,全套共12枚。图案分别为訾洲烟雨、伏波胜景、阳江水坝、訾洲渔船、壶山赤霞、舜洞熏风、南溪新雾、尧山冬雪、西峰夕照、桃花滩、相思江、象鼻山。这些摄影作品中的风景,多取自当年的“桂林老八景”。3月9日,记者采访了桂林的民俗学者和曾对“桂林老八景”做过调查研究的人。“桂林老八景”的历史变迁,以及这些自然景观背后所蕴含的人文故事,都从他们的口中娓娓道来。
下一页 |
第 [1] [2] [3] [4] 页 |